今天小年到,春节模式正式启动!
距离农历新年还有七天,
是适宜归家团圆
祈福平安的日子
北方过小年,这一天
贴春联,扫尘,祭灶
剪窗花,拜灶神,吃灶糖
奏出新一年的新春序曲
小年,意味着一年的结束
意味着新一年的开始
我们用新的心情新的气象
迎接新的一年的初始瞬间
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我们又长大了一岁
岁月缓缓流淌
不变的是我们对家里的爱
对亲人的爱
小年的传说
相传,灶神是被玉帝贬谪到了人间,当上了“东厨司命”。他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厨灶中间,记录人们怎样生活,如何行事。灶神作为玉帝了解人间的一个窗口,当然每年要回天庭向玉帝汇报,根据灶神的汇报来决定奖罚。于是人们就在腊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这天向灶神供奉,祈求灶神说好话。有网友脑洞大开说,大概因为灶神比较忙,加上地域宽广,从北方回南方南天门时间比较长,所以要分两天逐一完成工作,因此也就有了腊月二十三和腊月二十四不同的过小年时间。
一开始,过小年是不分两天的。唐宋时为腊月廿四祭灶,元明沿袭旧俗,到了清朝初期,时间仍旧是腊月二十四。有种说法是雍正年间起,每年腊月廿三皇帝要在坤宁宫祀神,也就是向天地神明汇报一下工作情况。为了节省开支,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。以后王族、贝勒随之效仿,于腊月廿三祭灶,并逐渐形成了“官三民四船家五”的传统。也就是说,官府小年腊月廿三过,一般民家廿四日过。但北方受官气影响,开始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,南方则沿袭旧俗,定在了二十四。
小年习俗
祭灶王
民间传说,每年腊月二十三,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,让玉皇大帝赏罚。因此送灶时,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、清水、料豆、秣、对联、草;其中,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。
祭灶时,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,涂在灶王爷的嘴上。这样,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。
大扫除
“腊月二十四,掸尘扫房子“的风俗由来已久。据《吕氏春秋》中的记载,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。
老百姓一般都从小年这天拉开过年的帷幕,即“忙年”。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,扫房擦窗,清洗衣物,刷洗锅瓢,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。“尘”与“陈”谐音,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,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,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。
蒸馒头
蒸馒头是过春节必不可少的一项传统的习俗,每年小年过后两三天,家里人就开始忙着发面蒸馒头,蒸馒头是一个浩大的工程,面得发一大盆或者一大缸,蒸好的馒头要一直吃到来年正月十五。
蒸馒头还有着很好的寓意,“发面”的“发”意喻发财、发家,“蒸馒头”的“蒸”象征蒸蒸日上。
剪窗花
小年的民俗活动多种多样,剪贴窗花便是其中一项。窗花图案有各种动植物、人物,代表着人们祈求吉祥如意的美好心愿。如喜鹊登梅、燕穿桃柳、狮子滚绣球、三羊开泰、二龙戏珠、五蝠捧寿、犀牛望月……
写春联
每逢春节,人们总是要用新桃换旧符。小年以后,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。大门上的对联,是一家的门面,特别重视,或抒情、或写景、内容丰富,妙语连珠。
理发沐浴
民间有"有钱没钱,剃头过年"的说法。而沐浴理发的活动,多集中在小年前后进行。
婚嫁
民间认为,诸神在小年之后就上天了,便百无禁忌,因此娶媳妇、聘闺女不用择日子,称为“赶乱婚”。民谣有“岁晏乡村嫁娶忙,宜春帖子逗春光。灯前姊妹私相语,守岁今年是洞房”的说法。
拜早年
到了小年,春节进入倒计时,人们开始为除夕夜守岁做准备。我们平常说的“拜早年”也是从小年开始算的。
小年美食
吃饺子
祭灶节讲究吃饺子,取意“送行饺子迎风面”。上供时,饺子要端端正正摆上供台。
吃关东糖
关东糖又称灶王糖、大块糖,是祭灶神用的。乳白色大块糖,放在方盘里,一般有三寸长一寸宽,扁平,呈丝条状。新做的大块糖啃起来又酥又香,粘性极大,粘牙!
吃糖瓜
把灶糖抽为长条形,叫“关东糖”;制成扁圆形就叫“糖瓜”。糖瓜分为芝麻的和没芝麻两种,用糖做成甜瓜形状或北瓜的形状,中心是空的,皮厚不及五分。冬天,糖瓜冻得坚实且里边有些小气泡,味道那叫一个香酥甜脆。
小年到了
对还在外面工作的孩子来说
离家千万里远,一心系归家
小年的到来
都提醒着回家的日子临近了
路途中大包小包的急切背影
每个人都有自己回去的方向
那个方向是朝着家乡的方向
回家的路
越来越近
越来越近……
过年回家
是中国人对生命的认知
“年”是什么?
在中国人的心中
“年”就是“家”
是家人期盼的日子
是故人重逢的日子
是一年团圆的日子
南宁优美西点与您一起,期待新的一年到来!